基因云馆新一代信息数据库

知识决定起点,智慧带来突破,欢迎使用新一代生物学、医学数据库。

云馆首页 > 资讯文章 > 新闻资讯 > 文章详情

胆管中的微生物组被确定为胆管癌的重要影响因素

来源/作者:Genelibs   发表时间:June 28, 2016, 10:05 a.m.   文章热度:1291   


编辑推荐

1467079498386070432.png


  最近,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将胆管中的微生物组,确定为胆管癌(CCA)发展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这种罕见但却极具侵袭性的癌症,在早期阶段并没有出现症状。

      去年10月份倡议开展浩大的微生物组研究,以理解和利用微生物组——栖息在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如人类肠道和海洋)的微生物群落,来改善人类健康、农业、生物能源和环境。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无疑为目前火热的微生物组研究又加了一把火。

       最近,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将胆管中的微生物组,确定为胆管癌(CCA)发展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这种罕见但却极具侵袭性的癌症,在早期阶段并没有出现症状。

       CCA与多个风险因素有关,它们在地理上有所差异——胆总管囊肿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西方人群的CCA发展有关,而寄生虫肝吸虫感染则导致东南亚CCA的发生率更高。然而,尽管有研究发现细菌参与了结肠癌和胃癌(胃肠道)的发展,但是它们CCA发展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研究小组基于16 s rRNA基因——用于研究不同细菌谱系的一种高度保守的标记基因,描述了肝吸虫感染和非感染的CCA的组织微生物群落。

      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基因组研究所(GIS)高级研究员Chng Kern Rei博士的带领下,该研究团队发现,胆管组织具有一个不同种的细菌群落。研究人员发现,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此前参与胆管 感染,优先居住在非肝吸虫感染的CCA患者的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中,从而强调了它们在CCA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与非肝吸虫感染的CCA组织相比,肝吸虫感染的CCA组织被发现含有肠原杆菌,它们的代谢产物(胆汁酸和氨)与致癌作用或癌症的形成有关。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胆管组织微生物组在CCA发展中的作用,并可能因此被用作治疗的靶标。

      除了主要合作伙伴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 (NCCS)之外,这个多国家、多机构的项目还涉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总医院和新加坡Duke-NUS医学院、罗马尼亚Fundeni临床研究所、泰 国孔敬大学、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

      GIS计算和系统生物学首席研究员Nagarajan指出:“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居住我们体内的细菌群落及其与疾病的关联,了解还 是有限的。在本研究中发现的关联提供了确凿证据表明,细菌在胆管癌中发挥一定作用,我们希望,这一发现将加速胆管癌疗法的开发。”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肿瘤学家Joanne Ngeow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了解我们的细胞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我们的‘微生物自我’,对于我们认识健康和疾病是非常重要 的。这样的基础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可能为及时发现新的治疗策略铺平道路,因为微生物的可操作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基因组。”

       通过GIS的尖端技术,期待在这个领域开展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微生物群落在疾病中的作用,找到解决病人疾病的方法,并最终为病人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

推荐原文摘要:
Tissue Microbiome Profiling Identifies an Enrichment of Specific Enteric Bacteria in Opisthorchis viverrini Associated Cholangiocarcinoma
Abstract: Cholangiocarcinoma (CCA) is the primary cancer of the bile duct system. The role of bile duct tissue microbiomes in CCA tumorigenesis is unestablished. To address this, sixty primary CCA tumors and matched normals, from both liver fluke (Opisthorchis viverrini) associated (OVa, n = 28) and non-O. viverrini associated (non-OVa, n = 32) cancers, were profiled using high-throughput 16S rRNA sequencing. A distinct, tissue-specific microbiome dominated by the bacterial families Dietziaceae, Pseudomonadaceae and Oxalobacteraceae was observed in bile duct tissues. Systemic perturbation of the microbiome was noted in tumor and paired normal samples (vs non-cancer normals) for several bacterial families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enotrophomonas species distinguishing tumors vs paired normals. Comparison of parasite associated (OVa) vs non-associated (non-OVa) groups identified enrichment for specific enteric bacteria (Bifidobacteriaceae, Enterobacteriaceae and Enterococcaceae). One of the enriched families, Bifidobacteriaceae, was found to be dominant in the O. viverrini microbiome, providing a mechanistic link to the parasite.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CA microbiomes revealed higher potential for producing bile acids and ammonia in OVa tissues, linking the altered microbiota to carcinogenesis. These results define how the unique microbial communities resident in the bile duct, parasitic infections and the tissue microenvironment can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contribute to cancer.

 


联系方式

山东省济南市 高新区 崇华路359号 三庆世纪财富中心C1115室

电话: 0531-88819269

E-mail: product@genelibs.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实时查看信息,关注医学生物学动态。